您的位置:首页 >综合 >

天文学家首次发现爆炸恒星中子星遗迹的有力证据

导读 包括伦敦大学学院 (UCL) 教授迈克·巴洛 (Mike Barlow) 在内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首个确凿证据,证明超新星 1987A 的中心存在中

包括伦敦大学学院 (UCL) 教授迈克·巴洛 (Mike Barlow) 在内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首个确凿证据,证明超新星 1987A 的中心存在中子星,这是 37 年前观测到的一次恒星爆炸。

超新星是质量超过太阳质量 8 至 10 倍的恒星坍缩的壮观结果。它们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化学元素(如碳、氧、硅和铁)的主要来源。这些爆炸恒星的塌缩核心可能会产生更小的中子星,由已知宇宙中最致密的物质或黑洞组成。

超新星 1987A 位于邻近的矮星系大麦哲伦星云中,是 400 年来夜空中观测到的最近、最亮的超新星。

中微子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小亚原子粒子,在超新星中产生,并在超新星出现的前一天在地球上(1987 年 2 月 23 日)被检测到,这表明中子星一定已经形成。然而,尚不清楚这颗中子星是持续存在还是坍缩成黑洞,因为这颗中子星被爆炸后形成的尘埃遮住了。

在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的这项新研究中,研究人员使用詹姆斯·韦伯太空望远镜 (JWST) 上的两台仪器 MIRI 和 NIRSpec 在红外波长下观察超新星,并发现了重氩和硫原子的证据,其外层电子已被在靠近恒星爆炸发生的地方被剥离(即原子已被电离)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